綜觀2024年中國工藝品拍賣成交十大天價排行,宮廷御製品、青銅器、古典家具各有1件進榜;藏傳佛像與古玉表現最為亮眼,分別有4件、3件進入中國工藝品十大排行榜。雖然中國工藝品拍賣成交十大排行水位與2023年差異不大,但品項熱度則有所更迭,市場熱度最高的是古玉,過去相對高價的宮廷御製拍品表現明顯疲弱。就中國工藝品拍賣成交十大排行,《CANS藝術新聞》特別專訪到香港蘇富比拍賣亞洲董事李佳來點評這個品項。
2024年的高價宮廷御製拍品表現明顯疲弱,仅有以30,475,000公民幣進榜的高價宮廷御製品〈清乾隆 御製「湘江秋碧」連珠式琴〉。此件拍品之前有兩次上拍成交記錄分別是2021年北京保利秋拍43,700,000公民幣成交與2016年香港蘇富比秋拍的55,640,000港元;這次只能以30,475,000公民幣成交,成交結果不如前二回,可見市場買氣的疲弱。而最具清代宮廷藝術指標性的「皇室御璽」,2024年也沒有一件進榜。而古玉卻有3件進榜,或許現今市場保藏風向真的變了!
西藏藝術是2024年拍賣市場的大黑馬。宗教性藝術品一向都有穩固的群眾基礎,上一年倫敦邦瀚斯春拍大古董商Speelman釋出一批質量俱佳的藏品,並在拍前做足了巡迴展與宣傳,明星拍品〈十四世紀 尼泊爾 馬拉王朝前期 銅鎏金金剛總持像〉、〈十七世紀 藏中 銀部分鎏金及銅鎏金尊勝佛母像〉均拍出高價;接下來在香港蘇富比秋拍也有兩件頂級的西藏佛造像〈明宣德 鎏金銅寶帳大黑天立像〉、〈明 鎏金銅喜金剛立像〉,都得到了藏家的認同高價成交。
蘇富比李佳表明:「回顧2024年的宮廷藝術品高估價的拍品較少,往年市場上都會有幾件高價御璽,可是御璽在上一年市場上並沒有出現新鮮貨。其實之前在市場顶峰時期成交的頂級拍品,要按過去的價錢,不僅是御璽,任何門類的藝術品都很難有所表現。我認為未來宮廷藝術品還是會遭到買家追捧的,因為在其時代,絕對是最好的藝術品。但因為现在的經濟狀況,拍賣行估價相對保存,拍賣成交行情隨著大環境經濟調整波動是正常的。但高價的拍品只需來源好的、稀疏的新鮮貨,保藏市場上的錢都在。像是蘇富比秋拍這件〈明宣德 鎏金銅寶帳大黑天立像〉就以40,800,000港元拍出,說明還是有實力雄厚的藏家願意在這個低迷的時間段出手,仅仅看拍賣公司能否拿到好的拍品。雖然市場的資金還在,但經過疫情加上國際形勢的變化及經濟下行等諸多考量,許多買家的心態全然不同了!现在市場遍及决心缺乏。我覺得頂級的藝術品不論品類,想買的人還是多,但都趨於保存謹慎,沒有像曾经有這麼多藏家願意去追逐。2020年疫情前那種瘋狂的時代已經過去,現階段市場大不如前,特别需求新鮮的藏品,起碼要沉澱多年。」
「但長遠來看,現在正是購藏頂級拍品的好時機。像是蘇富比紐約秋拍的〈公元前十至九世紀 周㗬壺〉,這麼重要的一件青銅器以5,400,000美元拍出,在疫情前絕對不只這個價格,可是沒辦法,現在參與的藏家少了。」
「我認為這種等級的藝術品,未來市場必定會還給它一個公正。拍賣的魅力,就在於有許多機緣偶然與偶然性,有些工作能事先去規劃,也有许多無法預測存在著許多變數,無論是貨源或是買家都是如此,拍賣場上能多了一個人參與,许多高價品價錢都會衝上去。」
總體來說,现在藝術市場正處於一個價值从头調整的階段,誰也不知道市場要沉澱多久?市場的品尝與盛行為何?無論是引領上一波市場行情的各式清宮廷御製品,或抑是國潮兴起赋有文化性的高古藝術品;新鮮、來源好、品相好是萬變不離其宗的藝術保藏中心價值。未來,怎么為市場帶來更多優質且新鮮的拍品,將是拍賣行與藝術品經紀人需求考虑的重要課題。(文/田本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