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绿,芳华当“燃”。在栽树节降临之际,南京林业大学展开了系列栽树节活动,青年学子们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南林青年的绿色担任。
白马校区以“同植一片生长林 共筑绿水青山梦”为主题,青年师生代表一起栽种树苗。活动经过“劳作+育人”形式,将生态实践与校园文明深层次地交融,为青年学子搭建了饯别生态任务的生动渠道。淮安校区以“海棠仍旧·共筑绿梦”为主题,由“周恩来班”牵头展开西府海棠培养活动。青年师生携手栽种海棠树苗,建立维护小组,未来还将举行赏花会、读书共享及恩来精力主题教育,致力于打造集生态与赤色文明于一体的特征海棠园。
校园各二级学院也举行了独具特征的学院活动。林草学院、水土保持学院,江苏省根底地舆信息中心,江苏省测绘工程院等7家单位青年代表在南京市马家店社区大石湖生态园,“植”此“青”绿,共“树”未来。学院经济林系张往祥教授无偿为此次活动供给了数十棵海棠苗。这些海棠苗迎着向阳、沐浴着春风,从扬州市江都区的国家海棠种质基因库动身,来到了他们未来的家——大石湖生态园。
据了解,海棠培养的前史可追溯到六朝时期,在许多诗词歌赋中都可以找到它的踪影。张往祥教授领衔的南林海棠科研团队躬耕海棠种类研制数十载,选育出海棠新品系300余个,经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审定海棠新种类105个,经过江苏省审定或确定良种26个。其间,此次培养的红珠宝海棠和高原红海棠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研讨和改进,在2017年经过江苏省良种审定,也是此次栽树节活动上的最年青的“朋友”。
“咱们把自己研制的海棠培养在了共建社区的生态园里,我感到无比骄傲和荣耀!”前来参与栽树的海棠科研小组成员马敬泽说。
土木工程学院聚集“绿色低碳·才智制作”主题,举行“筑绿未来——低碳结构立异模型专题展现”,经过修建模型与桥梁规划展演,出现废旧资料循环使用技能,以明信片互动深化可继续制作理念,激起青年学子投身绿色修建研讨的热心;艺术规划学院以“艺笔绘春,艺绘绿韵”为主题,设置常识问答、手艺DIY、套圈游戏等货摊,用艺术创作传达环保理念。
未来,南京林业大学还将继续深化“绿色+”实践育人系统,引领青年学子为建造人与自然调和共生的现代化,奉献南林才智与芳华力气。